请点击此处给我们留言

东莞市 大岭山镇杨屋第一工业区详锋街97号愉和工业园A栋

18565871528(tel)

18565871528(fax)

当前位置: > 沐鸣2平台官网 >

荆州博物馆开展公益活动 关爱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

2024-01-18 06:00字体:
分享到:

  12月25日至26日,荆州博物馆联合共青团荆州市委分别赴监利县白螺镇、松滋市斯家场镇开展以“城乡结对,让爱回家”为主题的公益活动,为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送上一份温暖,一份关爱。

  活动期间,共青团荆州市委副书记郭磊、荆州博物馆馆长王明钦等领导进村入户,慰问空巢老人,给留守儿童送上生活和学习用品;举办精品文物图片展览,免费讲解文物知识;开展文艺慰问演出,表演楚乐歌舞;发放宣传资料。

  在精品文物图片展结束后,荆州博物馆还为白螺镇初级中学、斯家场镇初级中学的学生们带来了楚乐宫的精彩文艺表演,让大家欣赏到古代的乐器和文物艺术。

  据了解,近年来,荆州博物馆先后开展了“博物馆走进沙市朝阳社区”、“博物馆走进川店小学”等文化惠民活动,在传递爱心、关怀老人关爱青少年的基础上,彰显了博物馆宣传教育功能。(记者刘洁通讯员毛芳)

  编者按:今年10月中旬,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国宝档案》栏目组一行来到荆州,开展为期5天的拍摄。从今日起到22日,央视四套《国宝档案》栏目将连续推出“荆州寻珍妙手回春”系列节目《细菌重组》、《不朽传奇》、《天书重现》。每期节目共15分钟,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国宝档案》每天下午6点45分首播,次日零点41分和上午11点10分重播。本报今日起刊发节目文字版,让读者先睹为快。

  现在很多朋友穿衣服都爱穿真丝的,手感柔软,透气性好,穿着舒服。其实,古人也喜欢丝织品。中国是丝绸大国,自汉代就开辟了丝绸之路。但是,流传下来的丝绸文物却是少之又少,这是因为丝绸是一种极其难于保存的物品。今天我要为您讲的是一个化腐朽为神奇的故事,专家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使破烂不堪的丝织品棺罩重获新生。

  2007年11月底,湖北省荆州市已经入冬,天气又湿又冷。在荆州市北郊的清河村,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场面一次大型的古墓发掘工作正在进行。古墓旁有一座桥叫谢家桥,所以墓葬被称为谢家桥一号墓。

  墓葬发掘不久,接二连三的文物重器相继出土,青铜、陶器、漆器、竹简共一百多件。

  经过初步判断,这应该是一座汉代的贵族墓,墓主人身份显赫。最后要清理的是墓葬中最重要的部分,这就是主棺。

  当人们打开主棺的分板后,惊喜地发现,主棺上竟然铺着一层漂亮的丝织品。它颜色微微泛红,纹饰细腻精美,所有人不禁惊呼起来。因为这件器物就是罕见的棺罩。

  棺罩,顾名思义,就是罩在棺材外面的丝织品,是用来保护棺材的,学名也叫荒帷,一般认为,它是代替墓主人生前床上的帷帐。

  中国现存的棺罩数量很少,而像谢家桥一号墓出土的棺罩这样尺寸巨大,制作精美的更是少之又少。

  丝织品在所有文物保护中是难度最大的,因为它在地下埋藏多年,出土之后,受到温度、湿度、光线、氧气等影响,经常是几分钟就会发生巨大变化。外部环境太干,它很容易变成灰;环境太湿就会变成泥。

  大多数墓葬中的丝织品都会腐烂变质,极少数能够幸存下来。即便幸存下来的丝织品,由于长期受到地下水的浸泡,稍加触碰就“灰飞烟灭”。面对如此脆弱的丝织品,是不能随便上手的。于是,如何使棺罩与棺木分离开来,就成了一个难题。

  谢家桥一号墓出土的棺罩起初还很鲜亮,很快,颜色逐渐变黑。时间紧迫!丝织品的考古发掘就像是与时间赛跑!这时,一位工作人员拿来一个黄色喷壶,朝棺罩上仔细地喷洒起来。

  20分钟后,专家将一层层宣纸铺在丝绸上,然后,拿来一个卷筒,缓慢地卷起棺罩。

  棺罩慢慢地被剥取出来,虽然颜色变得漆黑,但是保存完好。更让人意外的是,棺罩被成功揭取后,下面竟然又有一层棺罩出现在专家面前。

  主持人2:一个棺材上,竟然罩了四层棺罩,这是极为罕见的。通常来说,棺罩的层数越多,证明墓主人的身份越尊贵。谢家桥一号墓出土的棺罩,是目前存世面积最大、层数最多的。虽然棺罩都被成功揭取下来了。但是,四层棺罩的受损程度全都不容乐观,有的颜色变黑,有的破损得七零八落,如果不采取有效修复手段的话,这些棺罩很可能短期内就不复存在了。那么,专家该如何修复这些棺罩呢?更奇怪的是,在发掘现场,专家往棺罩上喷洒的神秘液体又是什么呢?

  专家们首先要修复的是一号棺罩。一号棺罩是纹饰最精美的,然而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一号棺罩出土之后,颜色发黑,纹饰已经基本看不清楚了。首先要做的工作是清洗。

  要清洗掉的不仅是棺罩表面的淤泥等污染物,更重要的是,由于墓葬环境复杂,棺罩与各种腐烂物质粘连在一起,内部糟朽严重,如果不及时清洗掉的话,它们会将棺罩一点点蚕食掉。

  只见专家拿出一个喷壶,取出适量的溶液,用软刷将溶液轻轻地涂抹在棺罩上。这看上去似乎很简单,而制胜的秘密就是壶里的溶液。

  这种溶液的配置方式很复杂,要先在无菌的操作台上将发酵的微生物提取出来,然后放在摇床中扩大培养,48个小时,再加入各种特殊成分,才能配置完成。

  更神奇的是,这种溶液的一个有效成分竟然是细菌。我们都知道,细菌是丝织品的天敌,在丝织品的保存中,要特别防止细菌的侵蚀。那么,往丝织品中加入细菌成分,不会对其造成更大的伤害吗?

  原来,这是一种特殊的生物修复科技,目前在世界上都处于领先地位,关于它的故事还得从这种修复方法的创造者吴顺清讲起。

  吴顺清,湖北钟祥人,从事文物保护工作30多年,吴顺清走入文物修复行业纯属歪打正着。

  我是1973年毕业的,我是学化学的,毕业之后被分配到荆州博物馆,当时我一直在闹情绪,我一个学化学的,又不是学历史的,学考古的,到博物馆能干什么呢?当时是非常不愿意来的。

  带着失望情绪,三天后,吴顺清才勉强到博物馆报到。就这样,他阴差阳错地走进了文博界。

  在荆州博物馆,吴顺清被分配到了实验室,进行文物保护工作,每天都要与文物打交道,就在这每天的“面对面”中,吴顺清对这些跨越时空的文物慢慢日久生情。

  荆州地下墓葬丰富,出土文物很多,但是,文物出土后的保护和修复一直是一个难题,特别是丝织品的保护,吴顺清亲眼见到许多丝织品由于没有有效的保护措施,面目全非。

  如何修复丝织品,吴顺清苦心研究了多年,直到2000年,妻子的一句话点醒了他,妻子说,“现在生物科技这么红火,你为什么不在文物保护中也试一试生物科技呢?”在文物保护专家眼中,“生物”二字是避之唯恐不及的,因为细菌等微生物会对文物造成损害,谁也不会想到用生物技术来保护文物。吴顺清来了个“逆向思维”,能不能让细菌为文物保护所用呢?就这样,他踏上了3年“细菌战”的征途。

  为了让实验尽快取得成果,吴顺清把自己的家当成了实验室。完成一个实验过程,最短也需要70多个小时,在此期间,他就时刻守在实验品边,在显微镜下观察实验品的每一个细微变化。

  我们进行了无数次的实验,有的时候,比如说,在理论上,用这个菌种修复丝绸是可行的,但是,在实践中发现,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这个时候也是非常沮丧的,这是一个漫长的不断摸索的过程。

  记不清熬过多少不眠之夜,配置过多少不同的菌种,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吴顺清成功攻克了生物技术的难关,可以用不同的菌种解决丝绸修复和保存中的不同问题。

  在清洗一号棺罩的时候,采用的就是吴顺清研制出的“微生物发酵提取液”,这种溶液包含两个菌种:乳酸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的发酵产物。通过微生物及发酵产物与污染物的相互作用,它们可以“吃”掉棺罩里的有害物质,既包括有机类污染物,比如血迹、霉斑等,也包括无机类污染物,比如结晶盐等。

  经过清洗之后,一号棺罩的颜色慢慢恢复,它整体为黄色,由三幅丝织材料横拼而成,上面的纹饰也逐渐清晰起来,棺罩上精美的刺绣图案,是气势磅礴的乘云纹,因为在纹饰旁边隐约可以看到黑色的勾勒痕迹,证明这些纹饰可能是先要画好后,再刺绣而成。棺罩的下面有扉边,装饰着成对的凤鸟和瑞兽纹饰,线条流畅,非常精美。

  主持人3:修复专家吴顺清打破禁区,利用微生物来修复丝织品,非常神奇,国家文物局组织的专家小组,对吴顺清的这一生物保护法进行了鉴定,认为这是文物保护史上的一场革命,国际领先。一号棺罩在经过清洗之后,渐渐恢复了它的本来面目,而接下来的步骤也是至关重要。

  清洗之后的棺罩表面看上去很好,但是,通过我们的超景深仪器观察,会发现,棺罩里面的纤维组织破损得极为严重,有许多断裂的痕迹,所以说必须进行加固,不然的话,会严重影响它的寿命。

  加固棺罩的方法仍然是利用微生物,只是溶液中使用的是另一个微生物菌种:木醋杆菌。木醋杆菌合成的细菌纤维素,可以使棺罩内部断裂的纤维组织一点点连接修复起来,从而保证棺罩加固后的机械强度。

  如果说清洗是减法,减掉棺罩中的有害物质,那么,加固就像是加法,要通过细菌纤维素的作用,增加它的强度。

  说到这,节目开头考古发掘中的神秘液体也有了答案,当时是对棺罩进行临时的加固,神秘液体是木醋杆菌的发酵溶液。

  经过溶液处理后,还要将棺罩放在恒温恒湿的修复箱内,放置20个小时左右,通常温度是2830度,湿度在95%,这样可以提高棺罩破损部位的加固效果。

  如今,纹饰最精美的一号棺罩已经修复一新。三号棺罩是目前存世面积最大的棺罩,它展开的平面为44平方米,相当于一个小一居室的面积。利用生物科技手段修复完成的棺罩不仅恢复光鲜,而且它们的保存条件也没有那么苛刻,可以折叠、悬挂,方便保存和运输。

  四号棺罩是最里面的一层,为素面;二号棺罩是残损程度最严重的一层,也是最难修的。目前它们的修复工作正在进行

  据专家介绍,二号棺罩和四号棺罩的修复工作要持续至少三年左右,我们也期待着看到四层棺罩完美面世的一天。好,感谢您和我一起穿越历史,感受国宝,分享文明,让我们下期同一时间再见。

  在荆州博物馆有一件器型硕大的漆器--虎座鸟架鼓,它近一人高,结构复杂,看上去威风凛凛,然而,这件器物在出土的时候却是七零八落,惨不忍睹,那么,专家是如何将其神奇复原的呢?(窗口请出前后对比图)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楚国人是专门做珍珠生意的。有一天,他得到了一个硕大而明亮的珍珠,为了卖个更好的价钱,他专门请来手艺高超的匠人,为珍珠做了一个盒子。这个盒子是用名贵的木材制成,有一种独特的香味,外面髹漆,盒子上还有许多好看的花纹。楚人小心翼翼地将珍珠放进盒子里,然后拿到市场上去卖。

  到市场上后,很多人都来围观,大家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有一个郑国人只看了一眼,就毫不犹豫地出高价,说愿意买这件宝贝。郑人付钱后,拿着盒子左看看,右看看,爱不释手。然后他将珍珠还给楚人,只拿着盒子走了。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买椟还珠”的故事。

  这个“椟”指的就是漆器盒子。在瓷器被大量使用之前,漆器是最重要的实用器皿和装饰器皿。漆器一般是在木质胎体上,层层髹漆,少则几十层,多则上百层,然后在漆上雕刻花纹。因为涂有漆,所以器具有耐潮、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殊功能。

  在湖北省的荆州博物馆,藏有一件漆器家族中的大哥级人物,它就是虎座鸟架鼓。这件器物器型硕大,有近一人高,制作华美,而且结构复杂,凤鸟、卧虎、底座、悬鼓等都是分体雕刻,然后组装而成。

  器物最下面是一个长方形的底座,底座上有四个兽形的圆环,当器物需要搬动时,可以直接搬着圆环。

  底座上面是两只小老虎,它们背对背蜷卧着,头部微微抬起,双眼圆睁,尾巴卷曲,憨态可掬。虎背上分别站立一只凤鸟,由于凤鸟的腿和脖子都很长,所以每只凤鸟也都由鸟身和鸟颈两部分组成。凤鸟嘴巴微微张开,仿佛在引吭高歌。

  两只凤鸟中间悬挂着一面鼓,为了保护文物,博物馆专门设计了钢托,来支撑这面鼓。

  虎座鸟架鼓设计巧妙,包括虎的尾巴等小的零件也都是可以拆装的。整件器物的组装,至少需要五、六个人,小心翼翼,通力合作,才能完成。

  组装完的虎座鸟架鼓有近一人高,造型高大而奇特,虎和凤通体髹黑漆,再用红、黄、金三种颜色勾勒出纹饰,老虎的身体描绘卷云纹,凤鸟头部绘有花瓣纹,翅膀上装饰有羽状细线纹,栩栩如生。

  望着眼前这件威风凛凛的虎座鸟架鼓,仿佛能听到它千年前高亢洪亮的阵阵鼓声。但是,虎座鸟架鼓在出土的时候,可是另一番景象,甚至可以用“七零八落”来形容。

  虎座鸟架鼓在出土的时候是非常残破的,鸟的一个嘴掉了,翅膀也断了,漆皮掉了,很多地方都是黑的

  主持人2:虎座鸟架鼓出土于2000年,是在湖北省荆州市的天星观2号墓出土的。天星观2号墓是战国时期的一座楚国贵族墓,那么,这件虎座鸟架鼓至少在地下埋藏了两千多年。虎座鸟架鼓出土之后,又面临着怎样的难题呢?

  2000年年初,湖北省荆州市发掘了一座大型楚墓,命名为“天星观2号墓”。这座墓葬规格很高,有棺有椁,墓葬有多级台阶,出土精美器物达一千多件。

  这一天,大家发现,墓葬中有一件“大家伙”,一只栩栩如生的鸟头支楞在泥土中,它就是虎座鸟架鼓。虎座鸟架鼓已经散落成几部分,但是,主体部分仍然很庞大。考古人员将上面的泥巴进行了简单清理,然后,用绳子将虎座鸟架鼓的主体部分绑牢,几个人小心翼翼才将它抬了出来。

  虎座鸟架鼓本身就是各部分组装而成,出土的时候,破损严重,底座、卧虎、凤鸟都有不同程度的残损,大大小小的残片大约七、八十片。不过,专家并没有急于修复,而是将这些残片用蒸馏水仔细清洗后,泡在一个大水池里,一泡就是半年,这是在干什么呢?

  原来,在文博行业内部有个术语,叫“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只一年。”也就是说,浸泡在水里的木头是保存最长久的。湖北地区地下水位高,很多墓葬都是泡在水里的,天星观二号墓也是这样,虎座鸟架鼓之所以能够不朽,正是得益于墓葬中的这些地下水。

  漆器就是这样,如果水位稳定,保存的就好,如果地下水位不断变化,湿湿干干,就会变形严重。

  浸泡在地下水中,使虎座鸟架鼓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但是,也正是由于长期浸泡在水里,整个器物多半是靠水支撑,一些溶解于水的成分消失了,木胎的纤维组织已经遭到破坏,内部很可能早已腐朽。器物出水之后,来到干燥的环境中,外部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器物很容易“散架”。

  在荆州博物馆的漆器修复室里,有专门的脱水池,器物都是放在里面进行脱水。奇怪的是,既然是脱水,器物为什么还要泡在水里呢?

  原来,这也不是普通的水,脱水池中有复合乙二醛,脱水的原理简单地说就是分子置换。漆木器在脱水池浸泡一段时间后,复合乙二醛会将漆木器中的水分一点点置换出来。

  脱水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心急不得。根据每件器物饱水含量的不同,脱水的时间有长有短,虎座鸟架鼓的脱水时间就长达半年。

  脱水之后,虎座鸟架鼓还要进行加固。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会发现,健康的木材纤维纵向表面光滑,结构紧密,粗细均匀,而漆器由于受到地下环境作用和微生物的侵蚀,木材纤维表面粗糙,结构疏松,纤维束呈扭曲形态。

  主持人3:文物修复工作工序繁杂,而且时间漫长,通常修复一件器物一年两年都是很正常的事情。那么,虎座鸟架鼓在经过了清洗、脱水、加固之后,能够复原了吗?

  经过了清洗、脱水、加固等步骤之后,虎座鸟架鼓已经变得坚固,能够上手,可以进行下一步修复了。

  虎座鸟架鼓本身的零件很多,同时,残损的部分也很多。一只凤鸟的头掉了下来,一只凤鸟嘴脱落,胸前破损了一个洞,凤鸟的翅膀缺损严重,虎头也出现了缺损,底座残破成几部分,更重要的是,悬挂着的鼓竟然破成了20多块,惨不忍睹。

  在文物修复行业中讲究的是“修旧如旧”。每件文物都是古代工匠按照当时当地的生产水平、工艺手段和审美观点制造出来的,历史真实性和艺术美感是文物具有的两个重要特征。所以在修复过程中,应该尽量使用文物原有的材料和工艺。

  经过显微镜观测,虎座鸟架鼓采用的是上等的楠木制作而成。楠木的种类很多,上哪去找类似的楠木呢?

  这时,专家想到了一个好办法,这就是到墓葬中去找。墓葬四壁的椁室都是用楠木制作而成,与虎座鸟架鼓的材料一样,从理论上说,也是最接近器物真实性的材料。

  专家将虎座鸟架鼓的残片进行编号,一个个仔细拼对、组合,对于缺损的部分用墓葬椁室的楠木进行修补。修补的部分用环氧树脂进行粘接。

  然后,专家严格按照传统工艺,对虎座鸟架鼓进行髹漆,每涂一遍漆都要干燥至少一个星期,然后涂第二遍漆,反反复复要上六遍漆。残缺的图案要涂彩修补,干燥后用砂纸打磨,上退光漆,打蜡抛光。

  这个虎座鸟架鼓很多地方都是修复的,你看这个鸟嘴的地方,下面鸟的翅膀的地方,它特别薄特别脆,很容易断裂,因为器物本身在造型上是对称的,所以我们根据保存完好的地方,对这部分翅膀进行了修复

  主持人4:经过两年多的时间,虎座鸟架鼓终于修复完成。如今,它宁静安详地伫立在博物馆的展厅里,默默讲述着修复专家妙手天成的故事。好,感谢您和我一起穿越历史,感受国宝,分享文明。让我们下期同一时间再见。

  下期预告:出土的数万枚简牍为何会变成“无字天书”,怎样才能将发黑的简牍变回原本的颜色?简牍上的字迹又为何不会随着脱色过程一起消失?下期节目,带您一起领略“天书重现”的神奇过程!

  视频 《国宝档案》荆州寻珍:妙手回春天书重现

  简牍,实际上是竹简、木简、竹牍和木牍的总称。在纸张被发明之前,简牍是中国书籍最主要的存在形式,也是中国特有的文字载体。不过,如今出土的简牍都已经在地下埋了数千年,想要看清楚上面的字,绝不是件容易的事。接下来,我们要带您去了解的,就是能够这些让简牍上的字再次清晰如初的“魔术”。

  2002年6月,在湖南省湘西龙山县的里耶镇,考古队员在即将被水库大坝建设工程覆盖的河滩上,发现了一口巨大的古井,在清理这口古井的过程中,他们发现,古井中的淤泥里,居然有许多形状,大小都很规则的竹木片。简单的清理掉竹片上的淤泥后,竹片上依稀可见有文字的痕迹,从外形判断,这正是古代流传下来的简牍,这个发现让考古队员们十分惊喜。他们继续在古井中寻找,在短短的十几天时间里,里耶古井中运出的简牍,竟然达到了上万枚!

  在简牍出土后的一个清晨,保管人员像往常一样打开了仓库的门,检查着存放在这里的文物,可当他凑过去仔细看了看简牍时,一声惊叫脱口而出“这简上的字怎么不见了!”

  负责这批简牍修复的专家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如果他们没有办法将这些简牍的颜色还原,上面的字迹将无法辨认,那么,这些来自古代的珍贵文字资料,将变成一堆毫无用途的破竹片。

  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的研究员方北松是当时负责修复简牍的主要人员。毕业于武汉大学分析化学专业的方北松,毕业后进入荆州文物保护中心,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对文物进行保护和修复。当他看到氧化发黑的简牍后,立即开始寻找能够脱色,并且还不会影响到竹简上面墨迹的材料,随着试验的不断进行,草酸等原始的脱色化学材料被一一否决,最后,一种叫做连二亚硫酸钠的新型脱色材料在大量试验中脱颖而出。

  简牍出土以后,在短时间内氧化,怎么让简上的文字看到?需要我们把发黑竹子还原,还原成原来的米黄色,有些办法可以。连二亚硫酸钠,可以使竹子还原本身的颜色,而不会破坏墨迹。因为古代书写用的墨主要成分是碳粉,碳粉成分很稳定,而墨附着在上面主要是依靠碳粉本身的吸附力。连二亚硫酸钠不会脱掉墨迹。

  可是,当工作人员用一枚无字的竹简做脱色试验时,效果却并不明显。难道这意味着利用连二亚硫酸钠脱色的方法行不通吗?

  方北松虽然有些失望,但是他确信他的选择是正确的,也许是材料配比不够合理才影响了这次试验的脱色效果。于是,方北松进行了大量试验,终于确定了连二亚硫酸钠用于脱色的最佳配比。

  之后就正式开始对这批简牍进行脱色。当带有文字的简牍放进脱色材料的那一刻,所有人的心,都是悬着的。因为,一旦脱色失败,这枚简牍就可能在脱色过程中被毁坏,而这样的损失是他们无法承受,也是无法挽回的。

  简牍被放入脱色溶液中后,所有人都紧紧盯着简牍,观察着它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流逝,竹片上面的黑色慢慢褪去,逐渐恢复到了原本的黄色,而上面的字迹,也清晰的展现在了人们的眼前,连二亚硫酸钠脱色的方法,成功了!

  连二亚硫酸钠脱水的方法成功了,这让简牍修复的专家们都很开心。可是,这些简牍明明出土后就被小心翼翼的存放起来,简牍上的字为什么会消失呢?

  原来,里耶的地下水水位较高,这些简牍在泥水中浸泡多年,水起到了一定的隔绝氧气的作用。刚刚出土的简牍虽然看起来保存较好,但事实上,经过了水中盐分、微生物等许多物质的影响,简牍早已经受了很严重的“内伤”,所以,在简牍在出土后,一接触到了空气,竹材就迅速地被氧化,呈现出黑色。而古人在简牍上书写所用的墨,也是黑色,字迹混在简牍表面被氧化的黑色中,很难分辨!难怪保管人员会认为,简牍上的字不见了!

  事实上,除了脱色,简牍的修复还包括清洗、脱水以及后续保存等过程。由于南方地下水水位较高,在南方墓穴中出土的简牍经常都是被包裹在泥水之中的,当简牍出土后,首先就是要对这些简牍进行清洗。

  在经历千年的地下浸泡后,这些简牍往往都变得十分糟朽,轻轻一碰,就有可能断成几截,所以清洗的过程中,必须万分小心。为了防止简牍在清洗中断裂,首先要在放有蒸馏水的塑料盒边沿放置一块玻璃板,再将简牍放在玻璃板上,并用软毛笔,反复清理,除去简牍上的淤泥等污物。

  在清洗过后便是脱色,为了保证简牍在脱色后,字迹清晰并且利于保存,还要对简牍进行脱水。

  可当我们看到正在脱水过程中的简牍时,却有些迷糊了,为什么这些要脱水的简牍还是泡在“水”里的呢?

  我们现在利用的饱水简牍脱水方法,用的是高级醇,就是十六醇这个方法,我们看着是泡在水里,实际上用的酒精,就是乙醇,来置换简牍里的水分,等简牍里的水分被置换完了之后,我们再用十六醇,把简牍里的乙醇置换掉。这些液体看起来是透明的,像水一样,其实不是水。

  如果只是通过烘烤等办法除掉简牍中的水分,那么简牍很有可能因为失去水分而缩小甚至断裂。所以,专家们想出了通过乙醇和十六醇置换出简牍内部水分的办法,当简牍内的水分被置换出来后,十六醇便代替了原来水在简牍内部的位置,起到支撑作用,防止简牍因为失去水分而变形。

  经过清洗、脱色、脱水的简牍,终于恢复了它们原本的面貌,上面的字迹再次清晰地出现在世人面前。对于很多考古专家而言,墓葬中有简牍的发现,就意味着,他们很有可能,会了解到一段过去所不知道的历史了。而简牍上的文字记载,则是我们追溯和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资料。

  比如我们眼前的这几枚荆州谢家桥1号墓出土的竹牍《告地书》,上面写着“郎中五大夫昌自言母大女子恚[hu]死有诏令,谒告地下丞以从事。郎中五大夫昌母、家书当复无有所与”等内容。大意是,几个儿子为死去的母亲恚,申请迁徙到阴间的报告,并且还列下了申请者提供的迁徙人员、物品的清单,提醒地下的人注意接收。这几枚《告地书》是他们给阴间写的书信,儿子们希望阴间的官吏们能对去世的母亲给予关照。有专家戏称,《告地书》简直就是古人写给阎王的一封介绍信。虽然如今我们会觉得这种写给阴间的书信荒诞有趣,但竹简《告地书》却如实的向我们展现了古人的丧葬习俗。

  而有些简牍的内容则更加具有现实意义,这枚汉代的《二年西乡户口簿》,上面写着西乡这里有多少人,并且还按年龄和性别,写了男女各有多少人。这不仅是一件有明确年代、地点以及内容相对完整的户籍,还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汉代户籍简牍中最完整的的一件乡级户籍统计资料。这对于研究汉代时期人口变化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

  这些历经千年的简牍上,有可能记载的是一个故事,也有可能记述了一段历史。如何让这些简牍脱去沧桑,焕发青春,让人们能够得以再次清楚的看见简牍上的文字,则是经过了简牍修复专家们无数的尝试和努力。

  1、凡本网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荆州广播电视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西派埃化仪表工程防静株洲宏达电子股份梅兰芳纪念觅钥文化传媒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